选拔合适的生存者是咱们经营避难所的第一步。优先关注居民的基础属性,特别是力量(S)、感知(P)、耐力(E)这三项,它们直接影响电力、净水和食物生产的效率。初期可以把高力量的居民安排到发电厂,高感知的派去水处理室,高耐力的则适合餐厅或探险。记得给每个人都配上武器,哪怕是最基础的,这样遇到突发事件时能快速应对。属性高的居民不仅工作效率更高,在应对虫灾或匪徒入侵时也更有优势。
提升居民质量,别忘了利用训练室。早期可以优先建造健身房和靶场,分别提升力量和感知属性。训练时注意优先培养那些基础属性较高的居民,这样能更快看到效果。训练期间记得定期检查居民的属性成长情况,避免资源浪费。后期有了更多瓶盖后,可以逐步建造其他训练设施,全面提升居民的各项能力。属性越高的居民不仅工作更高效,生育的后代也会继承部分优秀基因。
生育系统是扩充人口的另一条重要途径。把一男一女放进生活区,他们有一定概率会恋爱并怀孕。这时候要注意选择属性较高的居民配对,这样出生的孩子初始属性会更优秀。孕妇虽然可以继续工作,但无法参与战斗或探险,所以记得调整她们的岗位。孩子长大后需要一定时间才能成为劳动力,因此要提前规划好资源储备,避免人口突然增加导致物资短缺。
探险是获取高级居民和装备的重要方式。派遣居民外出前,确保他们至少有5点以上的耐力和幸运属性,并携带足够的治疗针和消辐宁。高耐力的居民能在废土存活更久,而高幸运的则更容易捡到好东西。探险归来时获得的装备可以分配给其他居民,逐步提升整体战斗力。记得定期查看探险日志,了解居民在废土的遭遇,这对后续的人员选拔很有帮助。
避难所的规模要和资源产量相匹配,否则容易出现电力不足或食物短缺的情况。通过广播室吸引来的幸存者属性随机,不如自己培养的可靠,所以前期可以暂缓建造。保持男女比例平衡也很重要,这样才能确保生育系统稳定运作。一个属性均衡、分工明确的居民团队,远比一群低效的幸存者更能让避难所长久发展下去。